新利18APP_首頁欢迎您

描述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利18APP动态

新闻动态

Jie Yue News

新利18APP动态

新利18APP首席运营官袁成龙谈消费金融

发布时间:2016-03-25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 打印
字号: T| T

互联网金融机构是目前入场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主体,之所以切入这一市场,其中一个原因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尤其P2P平台,其在发展过程中对优质资产的渴求,或是一些纯网络借贷撮合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自己生产资产的转变需求。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借贷市场资金充足,但资产相对短缺,这一缺口是发展机会,当然,同时也引发了行业的众多问题。

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的进入主体竞争激烈,都想分一杯羹。不过,业内有观点称,当前消费金融市场已经是第二轮热潮,此前各大电商巨头布局已经占领很大的市场份额,此时再入局恐怕难度较大,如何创新开拓市场挑战巨大。

基于上述宏观背景,零壹财经采访了互联网金融机构新利18APP联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利18APP联合),其已布局消费金融业务,虽然目前规模尚小,但对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新利18APP联合于20136月成立,成立之初定位为综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经过几年发展,其业务的开展调整与扩展并存。

目前,新利18APP联合的业务可以宏观地从资产端和财富端划分。

在资产端,一是小微信用借款,其中又分为消费金融、个体经营性借款、优质精英类借款等,二是抵押类借款,包括车辆抵押与房屋抵押借款,三是与场景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如和一些企业合作,为其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等。

从财富端来看,新利18APP联合的发展经历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获客到如今逐渐转型至线上的获客方式。

另一层面则是由传统的P2P业务向资产管理的方向转型,转型过程中或将尽可能收录相关牌照,如基金代销牌照,保险经纪牌照等。

新利18APP联合创始人之一、向上金服CEO袁成龙表示,其每块业务并非孤立开展,而是在业务场景中进行一些探索与嫁接,如把保险业务切入到汽车房产相关的抵押借款类中等。

他认为这是以后业务的探索方向,不局限于金融业务,更多的是基于业务的链条把自身能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与其他公司合作提供的保险等后续服务结合起来。

零壹财经:新利18APP联合为什么切入消费金融这一市场?

袁成龙:虽然新利18APP联合目前在消费金融方面规模尚小,但我们觉得这一市场的前景很好。行业发展至今,粗放式发展P2P已经很长时间,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发现对整个资金的流向和场景用途完全没有把控力。金融本身有风险,但如果本身不是一项金融业务,而是基于一个消费场景产生金融需求,风险就会低很多,不过,不同的场景所蕴含的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

消费金融是因为消费场景所产生的需求,这会让业务开展的风险天然降低,因为至少用户的需求是真实的,动机是买一件商品,或者享受一项服务。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切入到消费场景中的原因。

壹零财经: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场景和资金来源很重要,新利18APP联合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是什么?

袁成龙:通常情况来看,资金来源有很多种,通过互联网渠道、合作机构、发行ABS的方式等获得资金,此外,银行也是一个很好的资金来源渠道。

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业务量尚且较小,自有资金就可以满足需求,如果业务量做大了,可能会通过我说的上面几种渠道去获得资金。

零壹财经: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已经出现一些ABS产品,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设计这类产品获得资金的方式,其发展前景,你怎么看?

袁成龙:如果我们对比八十年代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我们会发现,双方所处的阶段很类似。八十年代后,美国ABS的体量翻了好几十倍,中国现在也处于前期的酝酿阶段,中国的ABS一直以来都很薄弱,受制于制度、风险等原因,但这必然是以后的一个趋势,这也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跨越的必经一步,同时,与之相对应,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可能会有很大的空间。

零壹财经:新利18APP联合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都在哪些场景展开业务?

袁成龙:可以开展消费金融的场景有很多,衣食住行处处皆是场景。目前,车房是我们接触较多的一些场景,还有就是和渠道合作,比如租房类场景需求,吃穿方面现在我们还没有太好的方式去接入。医疗、美容、教育培训等都是通过渠道合作。

零壹财经:有观点认为,消费金融就是加杠杆,你怎么看?

袁成龙:我的观点是中国的消费加杠杆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是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对于绝大部分人群来说还没达到负资产的地步,其实都是处于正资产的状态。我觉得,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在消费方面的现状不是担心杠杆过高,而是担心没有杠杆。

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就是要从固定资产的杠杆向消费类杠杆转移,今后,刺激人们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一个大趋势。

零壹财经:新利18APP联合开展消费金融的模式是什么?收入来源如何计算?

袁成龙:房车类消费金融,我们有一些自有渠道,会自主去寻找客户;其他消费类金融服务我们主要是通过和一些外部机构合作。收入方面,我们只能收取手续费,因为利息都是给到融资方,如果通过互联网就给到客户,通过银行就给到银行,通过发行ABS的方式利息就给到投资人。

手续费支付根据不同的合作机构会有所不同,有些由消费者承担,而有一些商家愿意自主承担,希望借由金融服务促进自己商品的销售。

商家承担手续费的这种合作我们希望可以更多,将实惠真正给到消费者。

零壹财经:消费金融本身也是信用借款的一种,目前我们看到很多机构服务的是信用相对处于空白的人群,比如大学生、蓝领人群等,如果给他们加杠杆会不会风险太大?

袁成龙:通常我们看是否可以借款给一个人,要看这个人是否有能力还款以及是否有意愿还款。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收入来源,导致还款能力较差,其次才是没有信用记录。

现阶段中国信用记录相对空白的人群还有很多,不能单纯的根据这一点来判断风险大小。

我们要做同时也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让这些信用空白的人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务,虽然说得比较大,但实际上最终能做到这一点。

我觉得金融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当你没钱的时候有人能借钱给你,让你产生更大的价值,而不是当你已经有钱时再把钱借给你,可能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服务效率低下。

当然如果单纯从风控角度来看,这些人群风险还是可控。比如大学生背后有父母,最终还款能力还是有保证。其他人群,进行合适的风险定价,将信用额度限制在他们每月可承受的范围内,都是有一些可行措施的。

零壹财经:关于消费金融目前的竞争格局,你怎么看?

袁成龙:消费金融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但不可避免的是,凡有市场前景的地方都会引入无序竞争,消费金融也是这样一个领域,我认为也会产生大量的无序竞争。

目前消费金融有几方参与主体,与电商相关的都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线下消费场景如苏宁、国美等也都在布局,还有一些传统消费金融公司也纷纷入场。

我们互联网金融机构作为后期参与者,老实说是有难度的。

零壹财经:难度在哪?

袁成龙:第一,没有场景,只能去寻找合作机构切入场景,第二是起步较晚,没有早入场者积累的经验等。

不过,面临的这些难度与市场前景相比是值得克服的。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去绕开这些竞争和难度,比如大型电商自有场景,那合作机构可以选择一些中小型的进行合作,如果竞争对手开展全品类商品消费,那我们就可以去寻找开展垂直类商品消费的合作机构等等。

所以竞争存在、难度也存在,但并不代表没有生存空间,如何取得发展取决于机构自身的各项能力。

零壹财经:未来在消费金融领域如何规划?

袁成龙:整体方向就是上面这些,可能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发展方向上比较雷同。接下来就是执行层面的规划布局,比如是否可以找到尽可能多的合作机构,将合作方式迅速复制开来,以及是否可以找到一些有效、有发展前景的垂直领域进行深耕等。

分享到: